铸成
动态
近日,由国际商标协会(International Trademark Association,以下简称 INTA)与北京市律师协会联合主办的“商标审查实践和修法热点”主题沙龙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聚集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的代表,以及品牌权利人、企业法务、知识产权律师等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聚焦中国《商标法》修订的最新进展与实务审查中的难点问题。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打击“恶意抢注”已成为商标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商标注册量快速增长、企业海外布局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机制,以有效遏制“囤积式”“投机式”恶意注册,成为立法与司法实践的共同课题。
本次沙龙活动围绕《商标法》修订草案的重点条款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了恶意申请的界定标准、商标使用义务、审查阶段的识别机制、行政和司法手段的衔接等内容,为业内提供了难得的前沿视角和多元对话空间。
铸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资深商标诉讼律师付同杰受邀在本次沙龙中以“商标恶意抢注的诉讼和索赔”为题发表演讲。他从司法实务出发,分析了近年来各级法院在处理恶意抢注相关案件中的立场变化与裁判趋势,并结合典型案例提出实务建议。
付同杰律师指出,在当前商标维权环境中,恶意抢注者不仅挤占商标资源,加重了权利人维权成本,甚至对权利人采取恶意诉讼等行为。对此他强调,权利人可以对恶意抢注行为主张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这一做法将对恶意申请行为形成实质性遏制。这一观点同INTA于2020年底通过的《关于处理商标恶意申请和注册建议程序的行动要求》董事会决议保持一致。
作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业务的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铸成将继续密切关注《商标法》修法进程,积极参与行业研究与政策讨论,并依托丰富的办案经验为海内外品牌提供系统、务实的商标保护解决方案,助力中国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