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成
动态
近日,重庆法院发布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铸成代理的陈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再审案荣列其中。本案代理律师徐瑞红和张硙硙在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擅长为客户量身定制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控制方案,圆满完成维权目标。
历经4年之久,此案终于取得圆满的结果!本案的亮点在于重庆高院纠正一二审判决,认定“包工包料”是销售行为、构成犯罪,对于行业维权有重大参考价值。此外,重庆高院还专门就本案提炼出一项知识产权类案法律适用裁判规则,将个案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裁判理念,上升为指导法院司法实践的适用规则。
铸成在维护客户权利方面不遗余力,面对重大、疑难、复杂、有影响案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法律程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该案获评重庆法院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实至名归!
【案例分析】
“包工包料”的承揽施工是建筑工程和装修装饰行业中非常常见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否可以认定为销售行为对于客户TOTO至关重要,因为越来越多的案例中尤其重大工程案件中侵权人通常采用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启动的本案抗诉案件,在我们的全力协助下,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最终支持了我们的主张,认定“包工包料”是一种销售行为。
陈家勇在重庆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的工程项目中,以22万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假冒TOTO卫浴产品,将假冒产品全部安装在所承建的工程项目中,一并交付验收并结算假冒TOTO卫浴产品58万元。一审二审法院认为,陈家勇在承揽工程中以“包工包料”的模式提供假冒TOTO产品,是装饰施工过程中侵权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陈家勇的行为属于买假用假,不是一种销售行为,因此判决陈家勇无罪。
我们收到判决后,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调研,多次和重庆市梁平区检察院以及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沟通,充分表达我们的观点,并请求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在我们的请求下,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和重庆市高院院长主审,案件认定“包工包料”是销售行为、构成犯罪,对于行业维权有重大意义。
【典型意义】
第一、我们在维护客户权利方面不遗余力,在重大、疑难、复杂、有影响案件面前不退缩,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法律程序,最终获得有利的结果,维护了客户的权利。
第二、包工包料承揽工程中故意使用“假货”的行为,能否定性为刑法第214条规定中的“销售”成为本案的一个焦点。通过各方努力,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纠正了不利的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认定陈家勇的“包工包料”实质上是销售商品的行为,据此认定陈家勇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本案对今后类似案件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本案成为“包工包料”领域的指导性案例。
第三、2022年4月18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本案,重庆市检察院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贺恒扬亲自出庭履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李永利担任审判长,法检“两长”同庭履职、阵容相当强大,可见重庆市司法机关对本案的重视程度之高。本案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焦点,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高校教授旁听了庭审,很多媒体争相报道。
第四、本案还推动了裁判规则的制定。2022年10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专门就本案提炼出一项知识产权类案法律适用裁判规则,将具体个案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裁判理念,上升为指导全市法院司法实践的适用规则,强化裁判指引,统一法律适用。随着该抗诉案件的尘埃落定,尤其是法律适用裁判规则“一锤定音”,今后有望避免此类案件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对重庆乃至全国以后同类案件的办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
第五、本案被重庆法院评为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