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平台商标维权实战指南:破解"擦边球类"侵权投诉难的困局

铸成
视角

07月15
2025

一、引言

在某个深夜的电竞酒店大堂,霓虹灯光映衬下,“[XX游戏]”的海报引人注目。店内电脑预装了破解版的游戏,而酒水单上也印有“[XX游戏]限定能量饮”——这并非品牌官方授权的场所,而是一起典型的“跨界寄生型”商标侵权案例。一家知名游戏公司(商标注册类别包括第9类计算机软件、第42类在线游戏)最近发现,众多以电竞为主题的商业场所盗用其美术形象和品牌标识来吸引顾客,并通过多个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引流,实现盈利。然而,当该公司向相关平台发起投诉时,却因为“被投诉方的经营类别与商标注册类别不匹配”而屡次遭到驳回。

二、"擦边球" 类侵权实战难点

当下,“擦边球” 式侵权行为愈发猖獗,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

  1. 场景跨界化:从游戏厅蔓延至咖啡厅、剧本杀店等非传统场景
  2. 侵权隐蔽化:通过 "谐音梗 + 元素拼接" 制造法律模糊地带
  3. 平台分散化:侵权内容同时出现在美团、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平台

常规商标侵权投诉的核心在于“精准的类目对应”。例如,某服装品牌(商标注册在第25类“服装鞋帽”)发现电商平台商家销售仿冒T恤时,只需提交第25类商标注册证+商品侵权页面截图,平台即可快速判定侵权成立。

但这一模式存在明显局限——当侵权方使用场景与商标注册类目存在“错位”时,易被平台判定为“商品/服务类别不相关”,从而导致投诉被驳回(如上述游戏品牌投诉电竞酒店侵权的案例)。

三、突破性投诉策略:构建多维度证据链

1. 近似度论证的3大创新维度 

(1)视听元素比对:从“静态商标”到“动态场景”的侵权锁定

以游戏品牌为例,针对电竞酒店侵权场景:

  • 视觉比对:截取侵权场所的商标使用画面(如招牌、装饰物),与原商标进行“像素级拆分”;
  • 场景关联性:通过大众点评用户评论关键词分析(如“正版授权”“官方合作”),证明侵权方刻意引导消费者误认。

(2)商业混淆

  • 商标知名度:提供游戏用户基数(如注册玩家超5000万)、行业报告排名(TOP3市占率)、官方合作案例(如与知名硬件品牌联名)。
  • 侵权恶意证据:截取侵权方宣传文案中“XX游戏官方体验店”“正版授权”等虚假表述。
  • 消费者误认实例:收集用户在大众点评的提问截图(如“这是游戏公司开的店吗?”),证明实际混淆发生。

(3)场景化大数据佐证

  • 使用舆情工具(如新榜)分析“侵权商标+场所类型”关联声量(如“XX游戏 电竞酒店”每月搜索量超2万次),证明侵权行为已抢占品牌流量。
  • 输出关键词云图,突出“官方”“正版”“授权”等误导性高频词,强化平台对“混淆可能性”的认知。

2. 恶意证据的高效取证技巧

(1)侵权时间线锁定

  • 通过企业信息公示系统调取侵权方成立时间(晚于商标知名度的3年后),证明“搭便车”主观意图。
  • 截取侵权方账号早期内容(如半年前仅局部使用商标,后期全场景滥用),揭露侵权行为的升级路径。

(2)矩阵账号“连坐式”打击

  • 根据侵权账号指引、天眼查查询关联关系等方式,证明多家侵权门店/多个侵权账号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法人,援引平台“重复侵权加重处罚”规则,推动批量封号。

(3)用户证言取证

  • 内容指向性:筛选含“以为是官方店”“被骗了”等关键词的差评。
  • 证据固化:通过时间戳对侵权页面及用户评论进行证据保全。 

3. 类案模板化解决方案

(1)司法判例“要素移植”:引用类似案件异议/无效裁定,相关法院判决,直接附入投诉材料。

(2)标准化工具包降本增效:提供各平台《侵权投诉材料清单》、各平台投诉函模板库。

4. 多平台综合投诉策略

针对目前许多侵权主体多平台开设侵权账号的情况,我们会在综合分析所有平台账号的基础上选取突破口,达成全平台清扫的目的。

四、分平台攻防指南,实现精准维权

不同互联网平台具有各自独特的运营规则和审核机制,因此,制定针对性的投诉策略至关重要。下面,我们针对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大众点评等常见平台,分别介绍投诉要点和实操技巧。

1.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1)投诉入口:电脑端登录“https://mp.weixin.qq.com/”→点击页面最下方“侵权投诉”选项卡。

(2)审核偏好与应对:微信平台对投诉材料的形式审查标准严格,需要准备完整的主体资格材料、委托代理材料等,如果是外国主体,上述材料还需经过公证认证。在提交投诉时务必要注意投诉材料完整,格式严谨。微信平台可以选择的投诉类别多,选择灵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平台也对各类投诉需要准备的材料和理由提供了指引。

(3)平台优势: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对于已被核实的侵权行为处罚比较严厉,若发现侵权行为严重或者重复侵权行为,常常会做出侵权账号下架的处理。因此,在该平台的投诉往往会起到比较彻底的根除效果。

2. 微信视频号

(1)投诉入口:点击视频号顶端右侧“···”标志→投诉→侵权→知识产权侵权→商标权。

(2)审核偏好与应对:相较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严格的PC端投诉流程,视频号侵权举报可直接通过APP端操作。尽管平台形式审查较为宽松(无需公证书等强制文件),但我们仍然建议上传完整的投诉函,阐述侵权事实和我方权利基础,并附上对比图、在先案例等,以提高投诉成功率。

3. 抖音/抖音电商

(1)双通道投诉策略

  • 内容侵权通道:针对短视频及相关账号中的商标使用,需在APP内长按视频→举报→知识产权侵权→商标权。
  • 电商侵权通道:对店铺、商品中的侵权商标使用,登录抖音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平台:https://ippro.bytedance.com。

(2)审核偏好与应对

  • 相较于微信平台,抖音对投诉材料的形式审查更为宽松,更注重实质使用场景与商标权的关联性,因此在多平台侵权案件中,可优先选择抖音作为突破口。
  • 但需注意,抖音平台存在高频次重复侵权特征。首次投诉成功后,我们建议对涉事账号设置一定时间的动态监测,若发现同一主体复用侵权商标或近似标识,可再次向平台反馈并要求加大处罚力度。

(3)平台优势

作为当前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流量枢纽,许多侵权主体都喜欢用抖音平台将潜在客户引流至其他平台。这种 "抖音引流 + 多平台变现" 的侵权模式,使得抖音成为品牌维权的关键拦截点。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建议采用 "抖音首诉 + 跨平台联动" 策略:利用抖音的灵活审核机制,将其作为维权突破口。取得抖音侵权判定结果后,可直接作为 "在先有效认定" 证据,向微信等平台提交跨平台投诉,形成 "认定一个平台,撬动全渠道治理" 的维权杠杆效应。

4、大众点评/美团

(1)大众点评/美团共享同一个投诉入口:https://ipr.meituan.com/。在投诉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投诉,实现双平台下架。

(2)审核偏好与应对:大众点评/美团对侵权材料的要求比较高,且一般要求具体使用场景与注册商标的类别一致。因此,在该平台投诉时,我们会建议提交详细列举目标恶意、侵权标识比对的投诉函,并加上其他平台已有的处理结果作为佐证。

(3)平台优势:平台虽仅针对线上店铺名称、详情页的商标使用行为进行处理,但首次违规下架 7-14 天的处罚,对依赖平台流量的中小商家而言往往意味着大量订单流失。因此,我们建议善用 "线上处罚杠杆撬动线下整改" 的策略,灵活运用这一期间与侵权主体进行谈判,倒逼其更改线下门店的各类装潢。

结语

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商标侵权呈现场景跨界、手段隐蔽、平台分散的特征,系统化维权策略需要整合平台规则理解、证据维度设计与法律适用创新。

 

张汝全
合伙人 | 律师
相关新闻